"Look! She's crossing her arms, that means she's feeling defensive!" 舞台上,一名学生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诠释着肢体语言的含义,台下观众发出会意的笑声。3月7日上午,初二1班教室里,一场以"肢体语言"为主题的英语课本剧《Body Language Speaks》正在上演。校园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记录下这场别开生面的跨文化交际课。
废纸箱里的无声课堂
前期准备中,做道具的同学正在调试一组"表情墙"——用废旧纸板制作的立体表情符号,可以展示不同情绪。"我们参考了心理学教材里的微表情研究,"初二1班的同学们介绍道,"比如这个皱眉的表情,我们特意把皱纹加深,让后排观众也能看清"。更令人称奇的是用卡纸做的嘴唇、眼睛,当演员展示不同的表情时,这些卡纸做的五官会把同学们想要表达的情绪夸张又准确地表达出来。
无声胜有声的表演
"Watch my hands, they're telling a story without words..." 当演员用流畅的英语语演绎一段内心独白时,台下观众屏息凝神。校园电视台记者捕捉到许许多多特别的细节。指导老师林炫仪说,"比如等待时下意识地摩挲衣角的小动作,比如高高挑起的眉毛和轻轻撇下的嘴唇"。
镜头里的教育启示
校园电视台的镜头记录下许多精彩瞬间:有观众不自觉地模仿台上的肢体语言,有同学即兴上台示范英式耸肩与美国耸肩的区别,还有道具组同学拆解"表情墙"时讲解每个表情背后的心理学原理。"这不仅是场演出,"林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更是一堂生动的跨文化交际课,让我们看到教育可以如此有趣而深刻"。
当摄像机镜头缓缓推远,舞台上那些会"说话"的肢体仍在无声地传递着理解与共鸣。这场关于无声语言的演出,正以最生动的方式诉说着教育的真谛。
初审:龚婉芝
复审:罗萍
终审:杨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