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加强对少年儿童中医药知识的科普,提高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普及健康生活理念。3月19日晚,国家非遗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职能三支部,携手广州市叶和丽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中共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小学党支部,在三年级开展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参观神农草堂博物馆、中医药文化知识讲座等多元化形式让学生们在亲身实践中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世界,感受岭南医药文化的神奇魅力。
活动一、探秘神农草堂博物馆
阳春三月天,春暖花开日,曲径通幽处,悠悠药草香。3月初的两个周末,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三年级各班的孩子们和家人一起,在学校幸福家庭周末生活计划--60计划的指引下,走进广药集团神农草堂博物馆,跟随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讲解穿越时光隧道,一起走进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文化。在神农草堂画廊,孩子们了解到了寒症、热症之分。“感冒属于寒还是热呢?”我们班有人发烧了,可以用这个方法吗?聪明好学的孩子们迅速将所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一首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古诗——《寻隐者不遇》打开了中医药课堂。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了《树洞里的小药童》,孩子们边听边问,在专业老师的讲解下知道了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在青蒿种植区,孩子们兴奋地说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名字,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知道了青蒿素的作用。
学制香囊,感受中医之美。在制作防蚊香囊课堂上,老师讲解了本次制作防蚊香囊的几种药材作用以及背后蕴含的中医药历史文化。孩子们开始自己动手,抄方、拣药、捣碎、称量、装袋,分工合作,一个个独一无二的香囊就这样诞生出来。
短短几个小时,孩子们沉浸在满院子的中草药香中,借着学部“周末60计划”的东风,在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中感受着中医药文化的灿烂辉煌。
活动二、《传播中医健康,传承非遗文化》中医保健知识讲座
2023年3月19日,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国家级非遗项目“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第五代传承人卢其福带领团队走进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在黄华楼礼堂进行了中医药文化知识讲座。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小学部学生处肖晓敏主任、李蔚副主任、小学生活部王冬林主管及三年级500多名师生参加了讲座。
(▲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
在讲座中,卢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们生动讲述了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中医阴阳五行等传统文化内容,普及中医药养生知识,传播潘高寿“分清咳嗽,对症用药”的治咳理念,并和学生们进行了积极友好的互动,受到全场学生的热烈响应,引起大家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 ▲“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第五代传承人卢其福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讲座)
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学生处肖晓敏主任在讲座后总结发言。肖主任首先对非遗传承人卢其福老师的精彩讲课高度肯定,告诉同学们,卢老师的讲课链接了中医的中药保健知识,它更链接了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中华文明,还有我们中国的传统好家风,对同学们提出殷切的希望,希望大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去传递给父母,给爷爷奶奶,这就是我们学校一直在提倡的好家风的传承。表扬了同学们积极热情的参与和互动,听得非常的专注,相信每一个同学都学有所获。
(▲小学支部书记肖晓敏代表叶和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小学支部发言)
通过“非遗进校园”文化讲座活动,通过“非遗进校园”文化讲座活动,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职能三支部与中共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小学党支部携手共建良好的非遗传播环境和教育氛围,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下一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种子,让学生领略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风采和魅力,从“非遗学习者”成长为‘“非遗传播者”,继承非遗传统文化,让优秀的中医药文化知识代代相传。
(学校领导与潘高寿非遗团队合影留念)